华体会hth体育:
长江商报讯(通讯员 钟信武)科学技术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湖北是科教大省,是首批国家创新型省份,在国家创新体系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立足湖北省情,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扎实做好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不断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已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创新示范企业等各类科技公司超4100家,其中已开展授信业务企业超1300家,科技公司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5.62亿元,增幅36.35%。
高新技术领域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而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这也为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方向。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力重点和核心领域,为科技公司提供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优质金融服务,助力角逐新一轮科技竞争。
“凭借几项核心专利,我们就从中信银行获得3600万元贷款,可以快速建设业内首条纳米纤维滤料量产线。”武汉某环保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到账的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帮企业实现技术迭代升级,达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作为国内滤筒滤料行业首批研发中心,武汉某环保科技公司专利体系覆盖从材料研发到智能生产的全产业链,其自主研发的滤筒滤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火电、钢铁等高污染行业,成为实现工业“超低排放”的关键技术支撑。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围绕专利组合开展价值评估、融资方案设计等服务,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绿色通道”,将专利技术潜在市场价值纳入授信模型,让“知产”真正变“资产”。
武汉某精密电子公司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形成显著技术竞争优势,却因产能扩张、回款较慢导致流动资金承压,融资需求也迟迟得不到有效满足。了解企业困境后,中信银行武汉分行迅速响应,牵头搭建“技术信用评估+第三方担保增信”双轨融资服务模式,为企业定制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迅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物等特点,面临融资难。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有效助力科技企业破解融资难题,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持续优化和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响应科技创新债券、股票回购增持、科技公司并购贷款试点等创新政策,打通业务堵点难点,更好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学技术创新债券。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紧抓政策窗口期,依托总分支三级联动机制,快速响应企业核心诉求,牵头落地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科学技术创新债,票面利率创全国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最低利率纪录。
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科技公司并购贷款试点政策,武汉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第一时间进行政策解读,并对重点科技公司进行需求摸排,成功落地湖北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项目,为武汉某智能技术公司并购交易提供贷款支持,助力该企业深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整合乘数效应,推动企业逐步迈向资本市场。
3月14日,湖北省相关部门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帮助科技型企业依靠其自身拥有的知识价值尽快获得“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的融资。自湖北启动该项工作以来,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宣导政策,下发入库企业名单,精准对接科技公司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行已为179户科技公司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投放金额达32.29亿元。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必须要凝聚更多力量,强体系、聚生态。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要求,以专业架构为基础,专项产品为驱动,渠道生态为牵引,资源保障为支撑,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体制机制优化升级,实现科技金融多领域纵深推进。
强化资源倾斜。中信银行武汉分行构建了科技金融的专项尽职免责机制,明确正面清单、提升包容性。建立专业审批团队,行业研究先行,侧重科创属性和成长性评价,弱化财务指标考量,重点评价企业核心技术及产品转化等市场化指标。
发挥协同优势。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发挥中信集团协同和金融“全牌照”优势,成立中信股权投资联盟,遵循“一个中信、一个客户”原则,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集团子公司紧密合作,形成“投研-投资-投行-商行”接力式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