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压力变送器 | 温度变送器 | 流量计/流量控制器 |

国网赋能数字新赛道 激发业态新活力



爱游戏平台app下载


产品简介:

  为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国家电网办〔2023〕326号),深化先进数字技术与配电网的融合发展、落地实践和总结推广,国网设备部与数字化部于2023年9月联合印发了《国网设备部数字化部关于开展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设备配电〔2023〕93号),组织遴选了20家示范区建设培育单位,通过开展数字化配电网探索实践,助力配电网数字化升级。作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上海能研院”)依托创新技术、核心产品,形成了可靠性提升、民生保供、承载力提升等技术解决方案,支撑了天津城南、冀北张家口、浙江宁波、陕西铜川数字化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走进天津城南河西区太湖路街道的一座智慧配电站房,各种智能化监测与控制装置有序运行。这些智慧配电站房通过安装先进的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采集站房内设备的运行数据、温度、湿度、电气参数等海量信息,实现对所有情况清晰知悉,第一时间作出预警判断。例如,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时刻监测着设备的发热情况,一经发现温度异常升高,系统会立即自动预警。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一些数据被迅速传输至位于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的智慧管理平台。在平台的大屏幕上,全市各个智慧配电站房的运作时的状态一目了然,以3D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呈现,打通了站房现场与数字模型数据通道,让站内状态数据“跑起来”,仿佛为运维人员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进一步探索任何一座站房的详情信息,并进行远程操作与调控。

  现在,运维人员在办公的地方就能实时监测低压设备正常运行温度、放电情况等,收到站房运行异常工单后,依据相关信息前往现场处理缺陷,这样的方式大幅度的提升了运维效率。不仅如此,智慧配电站房还具备强大的故障诊断与预测功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系统能够对长期积累的设备正常运行数据来进行深度挖掘,提前发现故障隐患,并为运维人员提供精准的检修建议。

  目前,天津城南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内的63户重要客户的变电站及522座重点站房已全部实现烟感、水浸、温湿度等环境全监测,结合可视化装置,运维人员可在智慧管理平台上查看各站内状态数据,实际做到了从人治到数治。它不仅为城市的稳定供电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典范,在提升城市居民用电满意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崇礼某大型滑雪场附近,电力部门除了配置常规配电变压器外,还新增布点2套分布式储能与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建设柔性互联单元和750伏直流线路,实现了不同配电变压器之间的柔性互联,共享彼此的容量,达成配电变压器动态增容、负载均衡的目标,以及储能、充电桩、光伏等直流要素的高效汇聚。

  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将滑雪场三个供电的低压供电网络连在了一起,因此能大幅度提升供电可靠性,与此同时通过配置就地智慧管控系统,可将光伏发出的多余电能存储起来,当用电高峰或者有电动汽车充电的时候再放出来,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全额消纳,助力双碳落地。通过智慧管控策略,在某一台配电变压器因故障停运时,通过该套柔性互联系统,还可瞬间将停运变压器下失电负荷转移至相邻正常运行变压器下,逐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目前,张家口供电公司通过“光储充柔直”系统建设,使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内分布式电源可调比例达到50%,形成新型储能参与配电网协同机制,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型储能设施等配网新要素在线调控和数据相互连通,明显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

  此次示范区建设重点聚焦新能源、新型负荷接入的形势下,宁波配电网怎么来实现接得住、控得稳、运得好的难题,搭建了资源配置与调节平台,实现了各级分布式资源梯级协同与优化配置,支撑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截止到2023年年底,宁波电网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为3333.7MW,渗透率为18.4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3.6万辆,建有公共充电桩1.53万台、个人充电桩16.09万台,规模居全省第二。储能类型齐全、发展迅速,总容量达到184.35MW。可控负荷总量为3412MW。配电网资源配置与调节平台依托浙江电网资源业务中台等基础支撑平台,搭建了基于三维深度成像与数据模型驱动的高拟真电网运行环境,通过对各类分布式资源的精细化三维建模,实现配网资源在三维电网空间的可观可测;通过配网潮流计算分析、光伏出力预测、配网承载力评估等核心算法,为平台赋能赋智,实现了配网运作时的状态的计算分析与预判感知。

  目前,配电网资源配置与调节平台实现了宁波全域资源的汇聚接入,也通过跨互联网大区集成了外部资源聚合商平台,横向贯通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新形势下源网荷储资源参与配电网运行调节与控制探索了可实施的方案与可落地的平台,未来将基于此,不断的提高平台的资源配置与调节能力,支撑配电网更高质量发展。

  铜川市作为陕西省能源转型的重要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此次引入的直通直控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光伏与电网的深层次地融合与高效协同,逐步提升了电网对分布式并网光伏的调控能力。

  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克坊村是铜川市推广整村光伏的试点村,2023年该村开始推进整村光伏建设,接入108户总装机容量2950千瓦的乡村屋顶光伏设备。在克坊村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场,通过配置光伏并网规约转化器与台区融合终端APP控制,每一块光伏板所产生的电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这一些数据通过高速通信网络直接传输至电网调度中心,调度人员可根据电网的实时负荷情况和用电需求,对分布式光伏的发电功率进行灵活调节,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解决了光伏发电设备管控过程中加装设备多、调试复杂、运维成本高的问题。分布式光伏直通直控技术的应用,简化了原来逆变器配置协议转换器模式下,融合终端与光伏逆变器数据交互链路上存在的多种通讯方式,形成载波直通通信方式,避免多种通讯协议间的转换,提升了信息交互与管控效率。

  目前,铜川市耀州区的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因直通直控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与当地的生活场景深层次地融合,搭建起了光伏停车棚、光伏走廊、光伏阳光房等多种形式的光伏设施,在满足村民用电需求和助农增收的同时,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李记)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能够更好的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度上升虽然是非正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相关成本,还能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AI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AI课程教学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 上一篇: PT100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 下一篇: 浙江嘉兴: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